压死骆驼的麦秸垛

别人都说打唇钉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我可以明确告诉你,他们说错了,打唇钉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个麦秸垛。
Read More

学英语有没有捷径?

学英语有没有捷径,取决于对“捷径”的定义:如果捷径指的是少下功夫,避重就轻,那不可能有;如果捷径指的是少走弯路,高效低耗,那是有的,就是科学的方法——科学地记单词、科学地学语法、科学地阅读、科学地写作……
Read More

理解、内化、融入、输出

语言学家Gass于1988年第一次提出这个模型,1997年和Selinker一起完善。Input-Interaction-Output (IIO) model,从输入到输出,从听说到读写。一共五个阶段:被觉察到的语言输入(新信息)——被理解的语言输入(理解)——内化吸收(深刻理解)——融入/整合(以备输出)——输出。
Read More

阅读方法和技巧没有什么用

关于阅读理解:如果能真正读懂文章,方法和技巧便没什么用;如果读不懂文章,方法和技巧也没什么用——真正读懂文章就是阅读理解最可靠的方法和技巧。
Read More

考前50天

高考前的50天是整合资源快速提分的50天,决不固步自封被动等待的50天。身处其中时,感觉每一天都微小、平凡、不动声色,但10、20天、30天后会发现,其实每天都充实、生动、日新月异。
Read More

作文高分来自三个方面

一篇高考英语作文,无论是应用文还是续写,高分来自三个方面:1、内容:要完整地呈现规定内容,且要使用包括各种衔接手段在内的方式实现内容的连贯;2、语言:既要有出彩的用词展现词汇水平,也要有出彩的句式展现语法水平;3、运气:好卷面很可能带来好运气,毕竟阅卷的现实就是那样。
Read More

高考英语备考的三个误区

高考英语备考的三个误区:1. 过于关注写单词,认为记单词就要记住拼写;2. 过于关注词汇用法,对各种所谓重要用法特别迷恋;3. 过于关注词组,拿各种词组总结当宝贝。这三点往往是一轮复习的主要内容,高考之后再看,这样的复习作用不大,甚至与高考背道而驰。
Read More

从音形匹配到形义匹配

​如果说,自然拼读要解决的是“音形匹配”的问题——听到即会写,那么,orthographic mapping要解决的则是“形义匹配”的问题——见到即知义。了解一下,相信对“单词”和“记忆”这两个核心要素的的理解都有很大的益处。
Read More

布洛卡区

布洛卡区(Broca’s area)和维尼克区(Wernicke’s area)是大脑中两个与语言处理高度相关的特定区域,它们分别在语言产生和理解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以下是这两个区域的详细说明:
Read More

用智商换取归属感

勒庞在《乌合之众》中说:“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会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Read More

我明天再试一次

高三的努力,不是画大饼、灌鸡汤、发毒誓,有时候就是在一天结束的时候,一个小小的声音对自己说:“我明天再试一次。”
Read More

正确的输出才有意义

输出包括书面输出和口头输出两个形式,前者是写作,后者是口语。不论是哪种形式,正确的输出才有意义,错误连篇的输出练习不可能产生正确的输出结果,也就不会有实用的写作和口语能力。而要保证输出的正确性,除了词汇,也离不开语法,所以对于语法来说,学还是不学,这不是个问题。(Grammar: To learn or not to learn, that's not the question.)
Read More

如果一定要背单词

如果一定要背单词,那就背那些已经用过、已经理解的单词。背未用过、未理解的单词,比背电话号码强不了多少,对于普通的记忆力,记的不如忘的快。即便是多次重复之后记住了,也是一种高耗低效的学习方式,至于能否实际运用,支撑高质量的阅读、写作,还是个未知数。
Read More

Orthographic Mapping:“匹配”记单词

​熟悉英语单词的音形义的结构规律,对记单词有极大的帮助。如见到autobiography,不了解这些规律,就得死记硬背a-u-t-o-b-i-o-g-r-a-p-h-y,“自传”,了解这些规律,脑子里的反应是:auto(自己)- bio(生命)- graphy(写)→“写自己的生平”→自传。
Read More

一个“大八”生的反思:方向,越早越好

我是一个“大八”的学生,在浙大读了四年经济本科,在清华读了两年经济硕士,现在在北大光华读金融博二了,尽管外界看起来这一路走的很光鲜,但我自己深深知道,如果能让我从大一重新走一遍,我想结果会好很多,我觉得我会去到我想去的任何地方。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