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促写研究现状综述

(1)阅读与写作的关系研究

20世纪七十年代前,西方的英语教学通常将阅读与写作看作两种分离的技能,分开教授。直到20世纪80年代,英语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相关性研究开始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登录阅读全文]

Read More

阅读圈与深度阅读

阅读的问题是对文本的形式化、表层化理解

通常教师会要求学生快速通读课文,领会文章主旨大意,提取具体信息,理解文章细节。这种教学看似在帮助学生把握文章大意和细节,实则是对文本的形式化、表层化处理(孟庆涛,2020)。 [登录阅读全文]

Read More

形成性评价综述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形成性评价作出了界定。

Scriven(1967)在学界最早提出了形成性评价这一术语,形成性评价被解释为“与传统终结性评价不相同的对学生学习发展和教师自我提高起促进作用的评价”。 [登录阅读全文]

Read More

阅读理解能力综述

英语阅读能力是在进行英语阅读过程中所需要的能力,国内外不同学者对其有不同的理解。

Davis(1944)对英语阅读能力的题分较为细致。共有九类,分别是词义知识、根据适当的语境选择单调或组语的恰当意思、理解文章结构及识别文章的先行词和参考文状,选择文章主要思想、回答文章中明确回答的问题、不使用问题中的词汇回答问题、推断文章内容、识别文学手法和判断文章基调以及确定作着的意图及观点。 [登录阅读全文]

Read More

学习必须犯错吗

犯错本身并不能让人进步,让人进步的是犯错之后的改错过程,就像掉到沟里叫挫折,能爬出来才叫成长,所以如果不能有效的改错,犯错带给人的则主要是负面的东西,人们在心理上尽量避免犯错也就可以理解了。

Read More

什么是好的学习习惯

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不只是认真上课、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更是积极、持久、深入思考的习惯,勇于挑战自我、挑战难题、挑战权威的习惯,尤其是要避免成为“重复作业的勤奋者”和“深度思维的懒惰者”,这样的学生在学习的初期可能考得很好,显得很优秀,但到了中后期,往往成绩变得越来越一般,到那时如果还是不能改变,结果就可能是付出很多但徒劳无功。

Read More

阅读,首先得识字

阅读,首先得识字,对英语阅读来说,就是要认识单词。不认识单词就谈不上准确地、高质量地理解文章,而基于劣质理解是不可能把阅读题做好的。词汇量不是所谓的做题方法所能弥补的,那种不顾生词强行大量刷题的做法只是浪费时间,对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会有实质性的作用。至于是先识词再阅读还是在阅读中同步识词,是另一个话题,但不管怎样,认识单词是理解文章的前提。

Read More

嫉妒星星

You can be the moon and still be jealous of the stars.(Gary Allan)

一个人即使成了月亮,还会嫉妒星星。(加里·艾伦,美国歌手)

Read More

dispassionate

dispassionate [dɪsˈpæʃənət] a. 冷静的,不带感情的

dispassionate中的passion是“激情”,前缀dis是“否定”,所以dispassionate是“不带感情的,冷静的”。 [登录阅读全文]

Read More

10年3650天3000词

新版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规定高考单词是3000个,这3000词包括小学和初中的1500词。小学通常从三年级开设英语课,也就是10年学3000词,平均每天约0.8个单词。若只计算高中阶段,则大约每天2个单词。 [登录阅读全文]

Read More

一切技巧都是浮云

在绝对实力面前,一切技巧都是浮云。比如阅读,认识每个单词,理解每个句子,看透文章和问题,这比什么技巧都可靠。

做到这些很难吗?以看透高考文章所需的词汇量单词为例,高考要求的3000单词,是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共12年的学习内容,平均每天不到一个,这很难吗?

Read More

有效的朗读,既要动口也要动心

朗读文章对于深化理解、助记单词、积累词句都有很好的效果,但那种只动口不用心的小和尚念经式的朗读没有用,有效的朗读既要动口也要动心,也就是在读的同时要关注词意、句意、文意。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