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读进去,也要读出来

阅读,既要读进去,也要读出来。读进去,指的是不能只停留在词句层面的表层理解,要理解文章的逻辑与结构及其蕴含的主旨、观点、结论、态度这些深层的东西。读出来,指的是理解之后再朗读。声音是个可靠的帮手,让读者少走神,更专注,声音也是个结实的钩子,把对词汇、语法的理解和感悟融入原有的知识体系,帮助完成“记忆”。
 登录读全文

越学越窄,或者越学越宽

读一篇文章,是跳过生词难句,只是浅浅地理解一下,还是查生词、解难句、透析全文,效果是不一样的;写一篇作文,是用简单的词句浅浅地表达一下,还是精心地遣词造句、谋划篇章,效果是不一样的。阿娜伊斯·宁说,“生活会越过越窄,也会越过越宽,这取决于你的勇气。”学习就像生活,也会越学越窄,或者越学越宽,也是取决于勇气。
 登录读全文

好的关心有7个特点

1. 信任(Trust):信任是让人感到安全、稳定的基石。如果关心中不包含信任,那关心的询问可能会造成对方的焦虑。比如“你吃饱了吗”,如果包含了不信任对方能够照顾好自己的能力在其中,同样一个问题就会使人产生反感。
 登录读全文

上学的苦有两种

上学的苦有两种。一种苦是早起晚睡,风雨无阻,考验的是肉体;另一种苦在字里行间,是一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一道题的多种变式,甚至是茴字的四种写法,考验的是精神。精神的苦你得主动去找,主动去吃,而肉体的苦,你躺着,它就来了。
 登录读全文

每一条路

我终于相信,每一条走上来的路,都有它不得不那样跋涉的理由。每一条要走下去的路,都有它不得不那样选择的方向。
 登录读全文

没有什么优越感

我这半辈子,没有什么优越感。光是让自己活下去,做一个正常的人,不趋炎,不附势,不蝇营狗苟,就竭尽全力了。
 登录读全文

一个老师教书时间太久了

一个老师教书时间太久了,所有的知识早就烂熟,所有的重难点都已摸透,反而可能会忽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正如《人是如何学习的》说的,“在某一特定领域具有专业知识的人,不能保证他就能教会别人学习。事实上,专业知识有时候对教学是有害的,因为许多专家忘却了学生学习的难易。”
 登录读全文

more so than

more...than...是“比…更…”,more后一般跟形容词或副词,如more important than...,比…更重要。
 登录读全文

真正的爱

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温柔的安慰和有效的敦促。
 登录读全文

oversight

Authorities have moved to tighten oversight of the rapidly expanding semi-prepared food industry, ironing out definitions of precooked dishes and rolling out rules on the use of additives in the sector to ensure food safety. (China Daily, 2024.3.26)
 登录读全文

思维量与逻辑链

一般说来,思维量小、逻辑链短的学习活动,比如背单词,收获都不大,对成绩的提高有限。而那些逻辑复杂的学习活动,比如适当难度的阅读与写作,才能促进最大的提高。但去简就难太反人性,所以现实就是多数人宁愿忍受背单词的无聊与无效,因为这是思维量最小、逻辑链最短的学习方式,也就是动脑最少的学习方式。
 登录读全文

上方谷的雨

发展从来都没有捷径,40年走了400年的路,也必定要承受400年的伤害。赤壁借的东风,终究会还成上方谷的暴雨。 ​​​
 登录读全文

文章理解的两个层面

文章的理解分两个层面:一个是句子层面的理解,另一个是语篇层面的理解。前者主要基于单词和语法,后者主要基于句间和段间的逻辑。前者是基础和起点,后者是目的和归宿。完成了后者才是真正理解了文章,所谓“认识单词看不懂文章”,多是因为理解还停留在句子层面,只是获得了一些信息碎片,并没有理解全文。
 登录读全文

人生的意义在于体验

生命就是一次体验。富贵荣华,艰难困苦,喜怒哀乐,忠贞与坚守,背叛与欺骗,都是体验。无论是好的体验,还是坏的体验,都会让生命更丰富,更充实,让一辈子的生命活出两辈子的人生,这样的生命就值了。 ​
 登录读全文

人最好的状态

人最好的状态是,脸上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三五岁、心理比实际年龄成熟三五岁。而越是看起来极简单的人,越是内心极丰盛的人。内心空白,才要装出一脸世故。
 登录读全文

odd与“奇”,绝美的巧合?

odd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奇怪”,另一个是“奇数”,而汉语的“奇”也有这两个含义,“奇怪”和“奇数”,在字面含义上,二者完全对应,这难道只是巧合吗?
 登录读全文

一模陷阱

一模陷阱,是指一模后到高考这三个月里,虽然听课做题一点不少,但成绩不再进步,或者没有明显的进步的现象。一模陷阱在大多数学生身上存在着,几乎百分之百的优秀生会遭遇一模陷阱,以至于有“一模即高考”说法。其原因,总的说来,是一模以后的教与学的针对性不强,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所以不能有效地提高成绩。
 登录读全文

outskirts

out是“外”,skirt是“裙子”,outskirts本义是“裙摆”,衍变为“市郊,郊区”。
 登录读全文

阅读是能糊弄的

阅读是能糊弄的。一个单词不认识,一个语法形式不理解,一个句子没看懂,上下文顺一下就过去了,顺不出来就直接跳过。但是糊弄的多了,理解也就跑偏了,就像本来一件很好的设计,你用的时候改一点,他用的时候改一点,刚开始不会有问题,但改着改着,突然就崩了。
 登录读全文

阅读不能只停留在句子层面

阅读理解练习,到中后期不能只停留在词汇、句子层面,满足于获得局部信息,而应着眼于全文,通过梳理全文的逻辑,获得全局性信息,如大意、观点、结论等。但知易行难,很多考生即使认识到这一点,在这方面做起来往往也是力不从心,所以在这个环节上,体现的是课堂的作用,这也可以间接地回答很多高三学生的一个问题:高三后期自学行不行?
 登录读全文

哪有什么方法,做就是了!

突破阅读,实实在在地读就好了:实实在在地查生词,实实在在地理解句子,实实在在地梳理文章,功到自然成,真的不太需要什么方法、技巧,就像一个雅思大神说的,“哪有什么方法,做就是了!”
 登录读全文

学习是需要一点勇气的

很多时候,学习是需要一点勇气的。阅读难以突破,一个原因是没有主动地突破。遇到难篇就觉得超出自己的能力,就绕开了,放弃了,渐渐地就没有了突破的信心,也没有了突破的勇气。
 登录读全文

说一个实际情况

说一个实际情况:艺术类高考生一般在春节前完成专业课考试,春节后开始专攻文化课,实际的学习时间大致就是高三第二学期,共100多天,看看高考的结果就知道这100天能有多么大的提升。仅就英语这一科来说,从60分提到100分左右甚至更高的,不是少数。
 登录读全文

既要意会,也需言传

英语阅读练习,既要意会,也需言传,也就是理解不只是在心里,还要说出来。如果能用自己的话,简洁明了地说清楚文章的大意、主旨以及背后的观点、结论、道理、态度等,这就是真正读懂了。如果说不清,不能自圆其说,那就是还没透彻理解,需要重新再读,直至能说清楚为止。这就是费曼学习法的核心环节。像这样彻底地读透一篇,比泛泛地模糊地多读几篇,效果要好得多。
 登录读全文

阅读之难,难在逻辑

做阅读理解题,难的不是查生词,而是梳理句间、段间的逻辑,从而透彻地理解文章。查生词相比之下是个较机械的工作,梳理逻辑则需要深度动脑,尤其是在已经能凑合着做对题的时候主动去做,违背了人的避重就轻得过且过的本性,就显得特别可贵。这种“自讨苦吃”的做法恰恰是快速提高阅读的“法门”,但事实上很多学生都是屡过其门而不愿入,所以虽然不少做题,但提高缓慢。
 登录读全文

一个基本的道理

一个基本的道理是,成绩的提高是解决问题的结果。成绩长期没有提高,说明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如果问题解决了,成绩的提高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所以说,如果经过从一模考试到高考三个月的时间成绩仍然没有提高,只能说明这段时间的学习没能解决问题,而不是一模考试与高考有多大的关联。
 登录读全文

一模当然不能决定高考

高三一模考试很重要,但不会决定高考,它与高考的关联度也不会大于任何一次正常质量的其他考试。一模在高三下学期初,高考在下学期末,相差三个月,一模怎么能决定高考呢?稍想一下,便不会相信“一模决定高考”这样的鬼话。
 登录读全文

高考是个局

高考是个局,考生人数是确定的,招生人生也是确定的,无论学生、家长、老师、学校怎么努力,只要不增加录取人数,一切努力都是局中的挣扎,区别只在于个体的谁上谁下,但总的结果不会变。就像北京市2022年中考,满分660分,人大附中、十一中学、一零一中学的的录取线是654分,653就上不了,虽然这已经是个接近满分的成绩。只要这个局不变,局中人要么内卷,要么躺平,这是局中人的命运。
 登录读全文

人大代表建议取消学业水平考试

近日有人大代表建议取消学业水平考试,称其与高考重叠,无谓地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其实只要高考不变,尤其是招生人数不变,取消也不会让学生负担有实质性的减轻,就像跨栏跑,撤掉几道栏,甚至把所有的栏都撤掉,选手们还是要跑到终点,还是要争个一二三四,顶多是过程暂时轻松一些,一点也不能减轻结果的沉重,恐怕与前几年呼吁取消期中考试一样,结果都是不了了之。
 登录读全文

所谓高中英语

所谓高中英语,就是一群成年人——老师和学生——用十二分的努力,搞小学中段的阅读、写作和听力,这对于思维能力正常的十七八岁的高中生,本身不应该太难。如果怎么也学不会、做不对、考不好,只要学习品质正常,又不是太懒,那很可能是学习方法出了问题。
 登录读全文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学英语的过程中,朝什么方向努力,最终就收获什么。重视记单词,自然就收获一个大词汇量,但这并不意味着听说读写的能力就强。
 登录读全文

有些中英夹杂是因为经济原则

像“WIFI密码”之类的中英夹杂,并不是像《围城》里说的要展示“牙缝里嵌的肉屑”,实际上很可能是出于语言使用上的“经济原则”,即:在保证正常交流的前提下,说话者倾向于使用更经济,也就是更省力的表达方式。像WiFi这类流行词,直接拿来用不会造成交际障碍,同时显然又比翻译成汉语更省力。
 登录读全文

方法没有传统和不传统

教学方法没有什么传统和不传统。大浪淘沙,留下的永远是那些可用的真东西,不管这些东西是古时传下来的还是从外国传入的,也不管是被谁嘲讽和鄙夷的。淘掉的总是那些不中用的东西,不管那些东西是从哪儿泊来的,不管造了多少论文和专家,也不管被谁鼓吹和包装过。
 登录读全文

多义是奇妙的涟漪

一颗石子丢进水中,以石子的入水处为中心,水波会一圈圈地向外荡开去。一词多义也是这个样子,位于最中心的是单词的本义,其他的词义是从本义荡开去的涟漪。本义是内涵,涟漪是外延,词义虽多,但总有关联,只需掌握单词的本义,理解石子入水会产生涟漪的现实,剩下的,就是守其根本,悟其关联,感其曲折,赏其微妙,而不是受其困挠,为其烦恼。
 登录读全文

多推开几道门

应尽量为学生多推开几道门,让他们有机会知道外面的风景,即使当时没有时间或没有条件去亲身体验,至少可以让他们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将来需要的时候知道朝哪里去,而不至于以为当前的教室就是天下,你上我下就是常态,蝇营狗苟就是人生。
 登录读全文

关于阅读、反思与专业成长

专业成长可能是每个老师都要面临的问题。要获得理想的效果,除了执着的信念,单调的坚守,琐碎的行动,更需要理性的思考和寂寞的探索,读书与反思无疑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必由之路。
 登录读全文

一模陷阱

一模陷阱,是指一模后到高考这三个月里,虽然听课做题,但成绩不再进步,或者没有明显的进步的现象。
 登录读全文

语境与语域

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于1923年首先提出来情景语境(context ofsituation )和文化语境(context ofculture )两个概念。他发现理解话语必须先要了解话语的情景语境以及蕴涵该情景语境的文化语境。
 登录读全文

费曼学习法与阅读理解

费曼学习法毫无疑问是最著名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创始人理查德.费曼,理论物理学家,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被认为是爱因斯坦之后最聪明的科学家。
 登录读全文

只渡有缘人

你无法骂醒一个不想学习的人,就好像你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能改变一个人的只有他本人。佛也曾想普渡众生,无奈众生颠倒,佛法有限,结果也只能是渡有缘人,何况一个普通的老师呢。
 登录读全文

强调句:只能用that和who吗?

强调的方式有多种,其中一种是强调句型“It is/was...that/who...”。通常,被强调的内容在it is和that/who之间,被强调的内容是“人”时,用that或who均可,不是“人”时,只用that。
 登录读全文

差生只会背单词

差生只会背单词,这话有点以偏概全,有点情绪化,但的确是高中英语学习中的一个很常见的现象,这个现象反映出两方面的问题:
 登录读全文

怎么学词根?

学习词根是为了更轻松地记单词。如果达不到这个目的,反而因为学词根而加重了记忆的负担,那就得不偿失了。
 登录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