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层理解

理解一篇英语文章大致包括三个层面:一要理解每个句子的含义,二要理解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逻辑,以此理解全文大意,三要理解文章的主旨、观点、结论、道理、态度、情感等隐性含义。而对于做题来说,除了上面的三个层面,还要理解问题和选项。所谓“看懂了文章做不对题”,一个原因是并没有真正从三个层面上理解文章,另一个原因是没理解问题和选项。

富贵诗

唐朝人早就知道,穷措大想做富贵诗,多用些“金”“玉”“锦”“绮”字面,自以为豪华,而不知适见其寒蠢。真会写富贵景象的,有道:“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全不用那些字。 [登录阅读全文]

高中英语词汇量

关于高中英语的词汇量,课程标准说的很清楚:小学、初中、高中共3000个单词,另外各地区自主增加200个单词,再加上常用派生词,一共约3500个。即便是高考英语140分,这个词汇量也够了,不需要再额外增加。课程标准是国家文件,高考是国家考试,如果高考单词随意超纲,那课程标准岂不是个笑话?实际上,历年高考试题词汇量基本不超纲,超纲的是模拟题,所以备考时不能让模拟题带偏了:可以用模拟题锤炼做题和考试能力,但那不是标准。

高三后期须有定力

高三后期,考试越来越密集,时间越来越紧迫,心理越来越焦燥,再加上试题质量、难度往往不稳定,多个因素密集叠加,分数、名次的起伏是常态,成绩最好的考生也难免马失前蹄,普通考生更是如坐过出车,这时候定力尤为可贵,不能随着分数而悲喜,而是要把注意力放在问题上而不是分数上,专注于解决考试暴露出来的问题,只要问题解决了,分数自然就有了,这是水到渠成的道理。高考之后会发现,之前那些考试的分数、名次都是浮云——莫为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

题的问题归题,人的问题归人

高三的考试用的都是模拟题,模拟题和高考真题相比,质量和难度都不稳定,常常不同程度上存在“偏、难、怪”,但又不能因此而不考,所以,既然没有更好的选择,不如以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它:题目的问题归题目,不纠结;自己的问题归自己,不逃避。也就是说,既不要让模拟题带歪了节奏,也要认真对待模拟考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既要读进去,也要读出来

阅读,既要读进去,也要读出来。读进去,指的是不能只停留在词句层面的表层理解,要理解文章的逻辑与结构及其蕴含的主旨、观点、结论、态度这些深层的东西。读出来,指的是理解之后再朗读。声音是个可靠的帮手,让读者少走神,更专注,声音也是个结实的钩子,把对词汇、语法的理解和感悟融入原有的知识体系,帮助完成“记忆”。

越学越窄,或者越学越宽

读一篇文章,是跳过生词难句,只是浅浅地理解一下,还是查生词、解难句、透析全文,效果是不一样的;写一篇作文,是用简单的词句浅浅地表达一下,还是精心地遣词造句、谋划篇章,效果是不一样的。阿娜伊斯·宁说,“生活会越过越窄,也会越过越宽,这取决于你的勇气。”学习就像生活,也会越学越窄,或者越学越宽,也是取决于勇气。

上学的苦有两种

上学的苦有两种。一种苦是早起晚睡,风雨无阻,考验的是肉体;另一种苦在字里行间,是一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一道题的多种变式,甚至是茴字的四种写法,考验的是精神。精神的苦你得主动去找,主动去吃,而肉体的苦,你躺着,它就来了。

每一条路

我终于相信,每一条走上来的路,都有它不得不那样跋涉的理由。每一条要走下去的路,都有它不得不那样选择的方向。
—— 席慕蓉 ​

一个老师教书时间太久了

一个老师教书时间太久了,所有的知识早就烂熟,所有的重难点都已摸透,反而可能会忽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正如《人是如何学习的》说的,“在某一特定领域具有专业知识的人,不能保证他就能教会别人学习。事实上,专业知识有时候对教学是有害的,因为许多专家忘却了学生学习的难易。”